经常吃火锅,会得癌症吗?

2025-09-12
下面文章内容来源于:王凯文发表的《经常吃火锅,会得癌症吗[1],若有侵权,可联系我们删除。


从现代医学视角看,火锅饮食模式中暗藏四大风险。


1. 高温烫食,损伤黏膜


火锅食材常需“趁热吃”,但过烫食物(> 65 摄氏度)会直接损伤食管和胃黏膜,引发慢性炎症。食管上皮细胞在反复修复过程中,可能因 DNA 损伤修复机制失衡而引发基因突变,诱发细胞癌变。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长期进食温度≥ 65 摄氏度食物的人群,食管癌发病率较正常饮食者高2.3倍。


2. 辛辣油腻,增加胃肠负担

麻辣锅底中的辣椒素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增加胃炎、胃溃疡风险。而过量的油脂摄入,会升高胆汁酸水平、延缓胃排空、使胃酸反流入食管。


临床研究表明,长期高脂饮食者,其胃黏膜肠化生发生率达18.7%,显著高于低脂饮食人群(5.2%),这一病理改变被视为胃癌前病变的重要标志。


3. 高盐与加工食品的隐患

火锅常用腌制食材(如午餐肉、香肠)、调味酱料(如豆瓣酱),含高盐和亚硝酸盐。高渗盐溶液可直接破坏胃黏膜屏障,使致癌物更容易接触胃壁细胞。


动物实验证实,高盐饮食联合亚硝酸盐摄入时,胃癌发生率较单一因素组提升 41.2%。


4. 久煮汤底的致癌物积累

火锅汤底经90分钟熬煮后,亚硝酸盐含量可从初始的0.5毫克/升(mg/L)升至8.2mg/L,同时产生杂环胺类物质。这些物质通过细胞代谢后,可导致基因突变,增加胃肠道黏膜癌变风险。


火锅久煮后嘌呤含量升高,人体摄入后代谢生成尿酸,易致高尿酸血症,诱发痛风,还可能加重肾脏负担,增加肾脏疾病风险。


养成良好食用习惯,健康吃火锅


火锅本身并非致癌元凶,但不良饮食习惯(如烫食、重口味、高盐)可能间接增加患胃肠癌的风险。偶尔享受火锅无需过度焦虑,关键在于养成健康的食用习惯。


1、温度控制

遵循“虎口试温法”,将食物放在手的虎口位置测试温度,以不烫手(约 40 摄氏度)为宜,如此可使食管黏膜损伤的风险降低。


2、锅底改良

选择清淡锅底,控制蘸料盐分,采用菌菇汤底(含香菇多糖,可增强胃黏膜屏障)替代部分红油,亚硝酸盐含量可减少。


3、食材优化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青菜、海带等),可使致癌物质(杂环胺类物质等)肠道吸收率下降。避免食用过多加工肉类,确保食材新鲜、熟透。



肿瘤患者申请参加临床试验须知:


参与临床试验的患者,可以免费用试验新药,与试验相关的检查也是免费的。


目前有CAR-T、TIL等细胞疗法,PD-1/PD-L1等免疫治疗药物,小分子抑制剂、双抗、单抗、ADC等靶向药物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正在招募肺癌、食管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宫颈癌、卵巢癌、乳腺癌、胆管癌、子宫内膜癌、黑色素瘤、肉瘤、恶性血液疾病、淋巴瘤等各种恶性肿瘤,想要了解或者参加临床试验项目,可以咨询我们医学部的老师。

图片






参考文献:

1.王凯文,李庭灏.经常吃火锅,会得癌症吗[J].家庭医生·月初版 202506: 54–5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