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瑞替尼是北京鞍石生物科技自主研发的一种细胞-间质上皮转化因子(c-MET)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抑制c-MET高表达肿瘤细胞的增殖[1]。
2023年11月16日,伯瑞替尼正式获批在中国上市用于治疗具有间质-上皮转化因子(MET)外显子14跳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已经纳入最新医保目录,医保价格:8010元/100mg/盒[2]。
2025年6月30日,伯瑞替尼再次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附条件批准,用于治疗具有间质-上皮转化因子(MET)扩增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是全球首个获批的单药治疗MET扩增NSCLC患者的适应症[3]。
伯瑞替尼这次获批是基于KUNPENG研究中队列2及队列3的积极研究结果。队列2主要纳入标准治疗(含铂化疗方案)失败的MET扩增经治患者;队列3主要纳入患者拒绝化疗的MET扩增初治患者[3]。
队列2及队列3共入组86例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队列2入组33例,队列3入组53例),研究结果显示总人群客观缓解率(ORR)为48.8%,疾病控制率(DCR)为77.9%,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12.1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4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13.9个月。
队列2入组33例经治患者,ORR为48.5%,DCR为78.8%,中位DoR为11.0个月,中位PFS为6.2个月,中位OS为11.7个月。
队列3入组53例初治患者,ORR为49.1%,DCR为77.4%,中位DoR为12.1个月,中位PFS为8.3个月,中位OS为15.5个月。
存在脑转移的21例患者中10例为确认的部分缓解(PR),ORR为47.6%,DCR为85.7%,中位DoR为11.0个月;此外,患者的中位PFS和中位OS分别为8.3个月和14.7个月。
在CDE官网显示[4],一项在既往未接受过系统性治疗、携带MET扩增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非小细胞肺癌受试者中评价伯瑞替尼肠溶胶囊联合含铂双药化疗对比含铂双药化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开放标签、随机、对照、多中心的IIIb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招募MET扩增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参加,若有需要,可咨询医学部老师。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在众多NSCLC的肿瘤驱动基因中,间质上皮细胞转化因子(MET)基因亦属于关键之一,常见的MET基因异常包括MET 14号外显子(METex14)跳跃突变、MET扩增、MET蛋白过表达和MET融合等[5]。
MET基因扩增分为原发性扩增和继发性扩增。MET扩增是指MET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拷贝数显著增加。MET信号通路的激活通常是由于M ET扩增导致MET蛋白过表达,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增殖和转移[5]。
原发MET扩增在NSCLC中发生率较低,为1%-5%。第一、二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耐药导致MET基因扩增的比例为5%-22%,以奥希替尼为代表的第三代EGFR-TKIs一线治疗耐药后MET基因扩增的比例为15%-20%,二线治疗耐药后为5%-50%。MET基因扩增也是ALK-TKIs耐药的机制之一,第二、三代ALK-TKIs耐药后MET基因扩增的比例约为13%[5]。
参与临床试验的患者,可以免费用试验新药,与试验相关的检查也是免费的。
目前有CAR-T、TIL等细胞疗法,PD-1/PD-L1等免疫治疗药物,小分子抑制剂、双抗、单抗、ADC等靶向药物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正在招募肺癌、食管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宫颈癌、卵巢癌、乳腺癌、胆管癌、子宫内膜癌、黑色素瘤、肉瘤、恶性血液疾病、淋巴瘤等各种恶性肿瘤,想要了解或者参加临床试验项目,可以咨询我们医学部的老师。
参考文献:
2.湘医保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