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侵袭性、高级别的神经内分泌癌,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低于7%,具有早期转移扩散的特点。尽管患者经过化疗或联合使用免疫治疗PD-L1抑制剂及使用二线治疗药物拓扑替康,但几乎不可避免地均出现耐药和复发。大多数患者无法通过现有的治疗手段实现长期疾病控制[1]。
CAR-NK细胞疗法通过将CAR结构导入NK细胞,使其具备特异性靶向肿瘤抗原的能力。该疗法既保留了NK细胞的多靶点杀伤能力,又增强了其特异性和抗肿瘤效能。相比CAR-T细胞,CAR-NK细胞疗法具有较低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神经毒性风险,无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风险,且可通过脐带血或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进行“现货化”制备[2]。
CAR-NK细胞的一个显著优势在于其不仅具有CAR介导的靶向杀伤活性,还保留了自然杀伤受体(NKR)介导的广谱杀伤活性。这一特点使CAR-NK细胞在面对抗原异质性或抗原逃逸的肿瘤时,能够通过多种机制发挥作用。除了直接杀伤肿瘤细胞,CAR-NK细胞还依赖NKR识别和清除TME中的免疫抑制性细胞[2]。
NEUK200-13是一种来自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经定点编辑敲入靶向DLL3的CAR基因并在GMP规范下分化生产成高活性的NK细胞注射液,有别于自体CAR-T/CAR-NK产品,NEUK200-13是通用现货供应,同质化的生物制品。NEUK200-13在临床前各种测试显示非常好的安全性和对DLL3阳性肿瘤细胞的杀伤有效性,也是推进IIT临床研究的重要科学和实验依据[3]。
2024年5月16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DLL3/CD3双特异性疗法Tarlatamab(塔拉妥单抗),用于在铂类化疗后疾病进展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5]。
这次获批基于DeLLphi-301的研究数据[5],评估了Tarlatamab在接受过铂类化疗后病情进展的复发/难治性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疗效,客观缓解率(ORR)为40%,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9.7个月。
27例铂耐药小细胞肺癌患者(定义为最后一剂铂类化疗治疗后进展<90天)的ORR为52%,42例铂敏感小细胞肺癌(定义为上一剂铂类化疗治疗后进展≥90天)ORR为为31%。
参与临床试验的患者,可以免费用试验新药,与试验相关的检查也是免费的。
目前有CAR-T、TIL等细胞疗法,PD-1/PD-L1等免疫治疗药物,小分子抑制剂、双抗、单抗、ADC等靶向药物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正在招募肺癌、食管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宫颈癌、卵巢癌、乳腺癌、胆管癌、子宫内膜癌、黑色素瘤、肉瘤、恶性血液疾病、淋巴瘤等各种恶性肿瘤,想要了解或者参加临床试验项目,可以咨询我们医学部的老师。
参考文献: